凤凰嘴渡口:牺牲红军最多的渡口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3-02-28 09:43

收藏

凤凰嘴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凤凰镇和平村委。据当地谱载“始祖性刚,见古人赞颂凤凰头、尾、身之好,彼独赞其嘴。”取名凤凰嘴。此地为古圩场,属湘江古渡,清代以前曾在当地设建安司,为农产品集散地商贸往来,曾兴盛一时。凤凰嘴渡口东岸的街巷曾是凤凰公社,一度为乡集中心。年长日久,因泥沙沉积,凤凰嘴上下游数千米河床较宽,水流平缓,还有董家堰、八字堰等堰坝,秋冬枯水期则可徒涉过江。


广西全州县城湘江

1934年9月4日,任弼时、王震、萧克率领的长征先遣队红六军团从凤凰嘴涉渡过江,横穿桂黄公路,向西北进人全州西延山地,再到湘西,最后到达黔东,与贺龙率领的红二军团胜利会师。

由于中央军委将原定的四路纵队进入广西改为从永安、雷口两个关口进人,而八军团于11月28日凌晨才接到命令。接到命令后全军团冒着被敌军截击的危险立即从永明三峰山改道北上,日夜兼程,于30日零点到达灌阳与全军后卫五军团三十四师会合。正待休息吃饭,即接到军委由三十四师转来的十万火急电,要求八军团不惜一切代价,于30日中午赶到全州青龙山宿营。受命后,八军团立即出发,到达全(州)灌(阳)交界的隔壁山、古岭头时遭到刚由新圩南下的桂敌截击,双方展开激战。在随后赶到的五军团十三师的支援下,八军团打败了桂军,冲过古岭头山区。之后,八军团与十三师分开,两支部队平行向湘江前进,十三师走的是近路,故已在前面过江,八军团则经上刘家、大源口、青龙山、麻市迟两个小时赶到湘江渡口。此时,九军团、五军团十三师刚刚过江,八军团立即组织部队过江。

国民党桂、湘军南北夹击,急欲封锁湘江,湘江战役进人到最关键时刻。而此时,由于中央和军委机关组成的两个纵队辎重缠身,导致行动迟缓,中央红军12个野战师中还有8个师仍未过江,未能实现全军在30日全部渡过湘江的原定计划,形势十分危急。红八军团原定跟随中央机关之后从界首浮桥过江,但那里水深流急,一旦浮桥被炸,在寒冷的冬季洇渡过江会很困难。为抢时间渡江避免更大损失,12月1日凌晨1点30分,中央军委命令所有江东部队到凤凰嘴一带涉渡湘江。当日,中央红军第九军团、红五军团第十三师、红八军团先后急行至江边涉渡过江。最后在下午过江的红八军团损失特别惨重。红八军团为掩护红九军团顺利渡过湘江,八军团一部在杨梅山伏击追敌桂军,在激战的同时,大部红军开始在凤凰嘴渡口下游董家堰水坝抢渡湘江。此时红军头上有敌机疯狂轰炸,后遭追兵用枪疯狂地扫射,正在抢渡的红军将士在江中伤亡惨重。红八军团渡江前11000人,渡过湘江后,只剩1200余人,后改编成一个团,编人红五军团,红八军团建制撤销。

凤凰嘴渡口,是红军长征湘江战役中牺牲红军最多的渡口。硝烟之后当地百姓含泪在江边掩埋红军英烈三天,而更多的烈士则沉人江底。其惨烈空前,悲壮绝后。沿岸百姓不忍,传谚“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炮兵政委、红军诗人陈靖在《黔山湘江》一诗中写道:“血染十里溪,三年不食湘江鱼,尸体遍江底。”反映了当时红军抢渡湘江的悲壮场面。

凤凰嘴渡口为湘江战役旧址之一,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桂林市全州县民政局)